【名称】梅片
【拼音名】Mei Piàn
【英文名】Plum Slice
【别名】天然冰片、龙脑、天然右旋龙脑、梅冰,冰片脑
【来源】分[b]机制冰片[/b]与[b]艾片[/b]两类。机制冰片以松节油、樟脑等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合成的龙脑;艾片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b]大风艾[/b]的鲜叶经蒸气蒸馏、冷却所得的结晶,又称“艾粉”或“结片”。
【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松脆结晶;气清香,味辛、凉;具挥发性,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本品在乙醇、氯仿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应为205~210℃(附录ⅦC)。
【鉴别】(1)取本品10mg,加乙醇数滴使溶解,加新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即显紫色。 (2)取本品3g,加硝酸10ml,即产生红棕色的气体,待气体产生停止后,加水20ml,振摇,滤过,滤渣用水洗净后,有樟脑臭。
【性味】辛、苦,微寒。
【归经】归心、脾、肺经。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冰片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0.15~0.3g,入丸散用;外用研粉点敷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储藏】密封,置凉处。
【摘录出处】《中国药典》
【性状】①龙脑冰片 又名:龙脑(《别录》),脑子(《海上方》),瑞龙脑(《本草图经》),梅花脑子(《小儿药证直诀》),梅花片脑(《夷坚志》),片脑(《寿域神方》),梅花脑、冰片脑(《纲目》),梅片、梅冰。为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呈半透明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结晶,直径1~7毫米,厚约1毫米,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昧清凉,嚼之则慢慢溶化。微量升华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为棒状或多角形。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以片大而薄、色洁白、质松、气清香纯正者为佳。 主产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
②机制冰片 为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呈半透明薄片状结晶,直径5~15毫米,厚约2~3毫米。白色,表面有如冰的裂纹。质松脆有层,可以剥离成薄片,手捻即粉碎。气清香,味辛凉。燃烧时有黑烟,无残迹遗留。 产于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地。 另有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提取的结晶,习称艾片。在商品中亦作为冰片之一种,详"艾片"条。
【性味】辛苦,凉。
①《唐本草》:"味辛苦,微寒。"
②《海药本草》:"味苦辛,微温,无毒。"
③张元素:"热。"
④《本经逢原》:"辛苦,温,有毒。"
【归经】入心、肺经。
①《纲目》:"肺、心、脾。"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二经。"
【功效】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①《别录》:"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 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 ③《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 ④张元素:"治大肠脱。" ⑤李杲:"治骨痛。" 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热。" ⑦《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 ⑧《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 ⑨《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冰片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气血虚者忌服,孕妇慎服。 《本草经疏》:"凡中风非外来之风邪,乃因气血虚而病者忌之;小儿吐泻后成惊者为慢脾风,切不可服,急惊属实热可用,慢惊属虚寒不可用;眼目昏暗属肝肾虚者不宜入点药。"
【摘录出处】《*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