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农业与高科技仍然“接触不良”的时代,你很难想象有一家企业从育苗到研发,都紧紧拥抱高科技创新。短短7年,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清园”)联动农户种植南药梅片2万多亩,在平远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南药生态圈。
在这个生态圈中,平远农民可以随时参与进来,享受只涨不跌的“保价收购”联农带农机制,从种下第一株苗就清清楚楚看到自己未来的保底收入。而华清园之所以敢作出“价格只涨不跌,否则十倍罚款”的保证,正是依托了国内领先的天然冰片提取提纯技术优势和梅片产业的经济潜力。
一直以来,梅片都是平远县南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早年间缺乏精深加工技术,产业发展一度遭遇瓶颈。近年来,随着梅片丰产种植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对提取提纯技术的创新突破,精深加工产业由短板转化为驱动力,推动平远梅片产业转入提质增效的高速发展期。
这一次,华清园作为平远县南药产业园建设的牵头实施主体单位,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凌凤清提出,华清园将充分发挥产业带头作用,将平远县南药产业园打造成全国南药梅片产业集聚发展中心。
平远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文萍(左一)、产业园办公室主任王昌喜(右一)、华清园董事长凌凤清(右二)向记者介绍平远南药产业园建设情况。
撬动经济:梅片的市场价值有多大?
“梅片全身是宝,新鲜枝叶可以用于精深加工,残渣还可以用于制作生物肥料。”聊起梅片的用途与产品,华清园董事长凌凤清如数家珍,而对于梅片产业的发展前景,凌凤清直言其潜在市场价值超过500亿元。
聊起梅片的用途与产品,华清园董事长凌凤清如数家珍。
从梅片中提取的天然冰片是一种名贵的珍稀南药、食品和日化原料,更是安宫牛黄丸、速效救心丸、双料喉风散、复方丹参滴丸等六十多种名优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之一。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尚未发现梅片树的踪迹,很多制药企业的天然冰片(南药梅片)主要靠进口,且印尼等原产地的资源越来越少,导致天然冰片价格连年上涨。
当时,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朱亮锋等人在梅州地区发现了一种阴香树,含“右旋龙脑”,且不用砍树,用叶子就可提炼。经相关部门检测,发现梅片树枝叶提炼出来的天然冰片(梅片)和印尼产地的质量纯度基本一致,有望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因此,相关科研人员将含“右旋龙脑”的梅片树栽种在水车镇新湖村进行培植和研究,并将其列入广东省重点项目“星火计划”。
2012年,华清园科研团队成功培育出优质梅片种苗,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组培快繁技术和丰产栽培技术,并建立了梅片种质资源库。2013年,华清园逐步与省内多家科研院校建立起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林科院及梅州市农科院为技术依托,对生产“天然右旋龙脑”的种质资源进行筛选,成功研发了梅片提取提纯专利设备,开发高纯度“天然右旋龙脑”系列产品。2015年,南药梅片被省政府确定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项目之一。
至此,南药梅片正式进入了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阶段。这也代表着,我国将打破天然冰片只能依赖进口的僵局,实现自供自给。凌凤清告诉记者,目前华清园已成为许多名优药品的天然冰片供应商,包括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双料喉风散等。
三产融合:如何提升林业经济?
以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凌凤清提出了“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一是发挥产业示范效应,带动园区内发展梅片种植1万亩,全县新增种植3万亩;二是完善南药梅片产业链,研发出涵盖生物医药、养生保健、化妆品、生活日用品等领域的梅片高附加值延伸产品;三是结合康养旅游,将平远县南药产业园打造成全国南药梅片产业集聚发展中心。
“平远及周边产区山地多,发展梅片种植和康养旅游仍有很大潜力。”凌凤清介绍,目前,南药梅片种植主要集中在平远县,平远现有梅片种植面积2.4万亩,蕉岭、梅县、梅江、大埔、兴宁、丰顺、五华等地均有零散种植。华清园有梅片种植面积8674亩,主要集中在石正镇;此外,平远较大的梅片种植基地还包括梅州市嘉益梅片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平远园山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平远县沐远梅片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凌凤清向记者介绍南药梅片经济。
平远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园办公室主任王昌喜表示,将依托平远县南药梅片种植基地,建设集生产、观光、休闲娱乐、采摘体验、科普、中医药研究、养生为一体的南药主题公园,更好地为平远南药产业的宣传搭建平台;在休闲旅游景观带上沿线建成若干个南药休闲观光驿站;以南药种植基地为主载体,建设南药发现之旅体验文化项目;建立平远南药生产与本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中药材种植科普展示基地。
联农带农:入股分红制能否落地?
平远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平远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文萍认为,以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充分开发梅片的经济价值,鼓励大面积发展梅片种植,让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耕山致富,将是平远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此外,梅片具有四季常绿、抗旱防虫、粗生易管等种植优势,种植梅片不仅能给农户带来收益,还有助于绿化环境、保持水土。
据介绍,华清园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散户”的方式联农带农,实行了入股分红制,统一培训、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提供技术、保价收购产品,目前已带动了23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6家育苗公司发展梅片种植,建成梅片种植基地2.4万亩,初步形成完整的梅片产业链条。
谈及具体的入股分红联农机制,凌凤清提到,华清园以订单保价收购,为农户降低种植风险;提供成本价种苗,统一采购农资,降低农户的前期投入成本;为贫困户垫付前期投资资金,减少其投入压力,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对于育苗公司,华清园也开展了苗木保价收购制度,目前保价3.5元/株,以鼓励合作公司提升育苗能力。
近年来,在梅片产业的带动下,已有394个在册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同时,南药梅片产业为社会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包括辐射带动),带动2500多家农户,户均增收20000多元。
深化加工:如何延伸梅片产业链?
“通过深化加工,可实现梅片全产业链收益50亿元。”在接下来的南药产业园建设中,凌凤清表示将会进一步加大梅片精深加工研发力度和生产线设备投入力度。
据了解,传统的天然冰片提取技术存在易爆风险,华清园采用的专利技术恰恰规避了这一风险。此外,对同样的原料进行提纯,该提取技术的效率是传统工艺的20倍,在有效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延伸产品线,将其他梅片成分用于生产化妆品、精油等。
梅片深加工品。
目前,华清园已开发出涵盖精油、护肤品、保健品、生活用品等四大系列的梅片高附加值延伸产品。其中,护肤品包括洗面奶、平衡水、精华液、面膜、润体乳、护手霜等,保健品包括香包、香囊等,生活用品包括车载香水、驱蚊液、扩香仪等,深加工产品线日趋完善。政府在工业园区划出的304亩建设用地,用于产业园加工建设,其中,华清园将建成46亩精深加工生产厂房,实现南药梅片全产业链产品的自主加工。
简化生产:新兴产业怎样保证效益?
目前,华清园仍在加大种植端的研发投入,选育天然右旋龙脑含量更高的梅片种苗,引进山区野外提取设备和采收机械设备,形成标准化种植技术。凌凤清表示,将农业生产简化为标准化流水作业,让农村劳动力的价值最大化,也是产业园建设的目标之一。
凌凤清发现,农村劳动力季节性过剩、季节性严重不足制约了梅片产业的发展。为此,产业园建设中,把零散的田头工作职业化,催生了除草队、施肥队、抚育队、采收队等社会化服务,解决了用工荒问题。
梅片树林应选择在较平缓的红壤低山或丘陵营建,树穴规格为40公分×40公分×40公分,树间距为1.5米×2米左右,一年除草2次,每次除草后及时施肥。定植三年后,每年9月份后开始收枝,每年可采收10-12公斤/株。采收时需保留主杆,截取2米高以上的枝叶,留侧枝20-30公分,留少许小枝叶。
凌凤清向记者分析了南药梅片的种植效益,目前保价收购价为1400元/吨,种植梅片以100亩为基数,按梅片生长周期3年计算,100亩梅片第三年可采收新鲜枝叶300吨(当前农户种植每株产量为10公斤,按100亩*300株/亩*10公斤/株计算),直接收入为42.0万元,前三年每亩投入成本5000多元,往后仅需投入1000多元/年,每亩纯收益可达2600元/年。林下还可套种短平快高效经济作物、发展林下养殖业,经济效益可观。
“我们在合同中明确了,保价收购价格一年一定,只准提价不能降价,否则十倍罚款。”凌凤清告诉记者,去年收购价就从1200元/吨提升到1400元/吨。
建产业园:为什么是华清园牵头?
据了解,华清园是一家从事南药梅片种植、天然冰片提取及药物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广东省唯一一家获得天然冰片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自2008年成立以来,华清园有10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包括5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专利。
凌凤清介绍,公司坚持走“育繁推、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道路,与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林科院、嘉应制药公司、广东省财政厅下属粤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美国罗德岛大学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成立子公司“广东梅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目前,平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园建设,已拿出工业用地300多亩支持整个南药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土地已完成招拍程序,并与华南农业大学签订研发合作协议,力争用三年时间拓展完善前端育种繁种,升级中药饮片和南药梅片产品,打造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现代化南药产业园。据悉,产业园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约15亿元。
南方农村报记者在平远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文萍(左三)、产业园办公室主任王昌喜(右一)的陪同下,到华清园调研产业园建设进度。华清园董事长凌凤清向调研团队介绍公司架构、产品结构、种植概况以及产业园建设规划。
南方+、南方农村报联合出品
【记者】黄帼蓉 高永彬
【摄影】高永彬
【专题策划】张璐 王贤原